孫中山對黃埔軍校革命精神的構(gòu)建(2)
辛亥革命網(wǎng) 2024-06-03 10:15 來源:團結(jié)報 作者:林家有 查看:
“智”,就是要有知識、聰明有智慧,學會“別是非”“明利害”“識時勢”“知彼己”。
“仁”,“有殺身以成仁,無求生以害仁”。“仁之定義,誠如唐韓愈所云之博愛”“博愛云者,為公愛而非私愛”。仁之種類有“救世之仁”“救人之仁”“救國之仁”。“共和國之軍人,以救國救民為目的,有救國救民之責任。國與民弱且貪矣,不思有以救之,不可也;救之而不得其道,仍不可也。道何在?即實行三民主義,以成救國救民之仁而已。”
“勇”,即“一往無前”、“臨事不避”。孫中山說:最流通之用語就是“不怕”二字??鬃佑性疲?ldquo;勇者不懼”,“即為勇之特征”。“勇”有大勇、小勇。“而軍人之勇,是在乎成仁取義”,“為有主義、有目的、有知識之大勇”,才是“真正軍人之勇”。所以,軍人之勇在于“長技能”“明生死”。“長技能”就是學會新的戰(zhàn)術(shù),能耐勞、吃苦。“明生死”,就是“既為軍人,不宜畏死,畏死則勿為軍人”。“軍人之為國家效死,死重如泰山。我死則國生,我生則國死,生死之間,在乎自擇!”“明生死就能鼓其勇氣,從事革命事業(yè)”,“以吾人數(shù)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國家億萬年不死之根基,其價值之重可知。”
然后,孫中山就強調(diào),每個軍人都要有決心,不成功便成仁。他說:“軍人生在今日,有改造國家之責任,改造國家者,質(zhì)言之,即造成新世界,于破壞之后,加以建設(shè)之謂。”負此責任,全在我們的決心,決心于何見之?在夫精神。“精神者,革命成功之證券及擔保也。”“成功則造出莊嚴華麗之國家,共享幸福。不成功,則同拼一死,以殉吾黨之光輝主義,亦不失為殺身成仁之志士。雖然均一死也,有泰山、鴻毛之別。若因革命而死,因改造新世界而死,則為死重于泰山,其價值乃無量之價值,其光榮乃無上之光榮。”在桂林軍政學界七十六團體歡迎會上孫中山又發(fā)表演說指出:“三民主義便是民國的精神”,是做成“新世界的工具”,希望“各界提起精神來,一齊同心協(xié)力建設(shè)這個新世界的新中國。”
早在1899年12月,梁啟超就寫過一篇“中國魂安在乎”的文章,“魂”即精神,“民族魂”“國魂”指的即是“民族精神”“國家精神”。梁啟超說:日本有“所謂日本魂者,有所謂武士道者”“日本之所以立國維新,果以是也。吾因之以求我所謂中國魂者,皇皇然之于四萬余州,而杳不可得。吁嗟乎傷哉!天下豈有無魂之國哉?吾為此懼。”“吾中國向來薄視軍士,其兵卒不啻奴隸,則謂從軍苦也固宜”,但根本的原因是中國缺乏尚武之風。“尚武之風,由人民之愛國心與自愛心,兩者和合而成也。”可是“今中國之有兵也,所以鈐制其民也。奪民之性命財產(chǎn),私為己有,懼民之知之而覆之也,于是乎有兵。故政府之視民也如盜賊,民之視政府亦如盜賊;兵之待民也如草芥,民之待兵亦如草芥……無魂之兵者,猶無兵也。”“中國魂者何?兵魂是也。有有魂之兵,斯為有魂之國。夫所謂愛國心與自愛心者,則兵之魂也。”梁啟超是文化人,但他很重視樹立軍人的愛國和自愛精神,并指出:“中國魂者何?兵魂是也。”這是他對清政府的軍人缺乏為保衛(wèi)國家和民族的權(quán)利而斗爭的精神,造成國家有兵等于無兵被列強侵略,欺凌、掠奪和奴役而發(fā)出的感慨。
著名歷史學家雷海宗著有《中國的兵》,他在一篇《無兵的文化》文中指出:因為中國缺乏兵的文化,所以近代以來吃了虧。他說:“秦以上為自主自動的歷史,人民能當兵,肯當兵,對國家負責任。秦以下人民不能當兵,不肯當兵,對國家不負責任,因而一切都不能自主”,因為秦以上為動的歷史,秦以下為靜的歷史,只有治亂騷動,沒有本質(zhì)的變化。在固定的環(huán)境之后,輪回式的政治史一幕一幕地更迭排演,演來演去總是同一出戲,大致可說是漢史的循環(huán)發(fā)展。這樣一個完全消極的變化,主要特征就是沒有真正的兵,也就是沒有國民,也就是說沒有政治生活。簡單說來可稱它為“無兵的文化”。雷先生說:“盛世的文官重于武官”,“盛世是皇帝一人的武力專政,最高的軍權(quán)操于一手……皇帝是大軍閥,實力雄厚,各地的小軍閥不敢不從命。”“而亂世中央的大武力消滅,離心力必然產(chǎn)生許多各地的小武力。”“中央的軍隊衰弱,甚至消滅;有力的都是各地軍閥的私軍。”“最近一百年來侵入中國的武力與文化屬于同一的西洋民族,并且武力與組織遠勝于五胡,文化也遠較佛教為積極。兩種強力并于一身向中國進攻”。所以,我們能救中國的還是中國的文化,“西洋文化中國不妨盡量吸收,實際也不得不吸收”,但救中國的首先是中國人要有自治力,其次就是提高國民的覺醒,發(fā)展軍事和文化,用文武兩種力量兼用,不僅可以抵抗外族的侵略能力,中華民族也具有復興的新養(yǎng)料。雷海宗的文章說明中國皇帝以及各時期統(tǒng)治者與軍閥勢力的關(guān)系,也陳述近代以來西方用武力和文化勢力,兼施侵略中國的情況,中國沒有被列強國家消滅是因為中國雖沒有兵的文化,但有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和民族的覺醒,所以,他強調(diào)只要中國的語言文字不失掉,西方勢力妄圖同化中國也很難,文化不至消滅,“民族必不至全亡”。
在清末民初,為什么中國的文人志士那么重視對軍人和精神的研究?那是因為他們認為當時中國吃了虧,受人侵略和欺壓是因為缺乏一支有理想有精神的軍隊。有軍沒有精神等于無軍,有軍無思想無文化也等于無軍,學者呼吁為國立軍,并與弘揚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結(jié)合起來建設(shè)中國的軍隊,這些輿論對孫中山思想的轉(zhuǎn)變也有啟迪。所以,孫中山強調(diào),革命的目的“均不外求自由、平等、博愛三者而已。”革命是求進步的事,“不革命,人民的痛苦便不能解除”。我們要人類和國家的進步,便不能不革命,但革命不能專恃物質(zhì),“革命在乎精神,革命精神者,革命事業(yè)之所由產(chǎn)生也。”孫中山為了建設(shè)一支忠于他的三民主義,救國救民的軍校和軍隊,特別重視對于革命軍人精神的構(gòu)建,這是他總結(jié)革命過程中的教訓而產(chǎn)生的思想進步。
1924年1月27日,還是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期間,孫中山就開始系統(tǒng)演講三民主義。在民族主義演講中,他強調(diào):“我們今天要恢復民族的地位,便要先恢復民族的精神。”
1924年1月30日,國民黨“一大”會議閉幕。2月4日孫中山便發(fā)布命令將國立高等師范、廣東法科大學、廣東農(nóng)業(yè)專門學校合并改為國立廣東大學,并派鄒魯為籌備主任。6日,又決定成立黃埔軍?;I備處,并指派蔣介石、廖仲愷主持籌備處工作。從2月8日至5月8日,黃埔軍?;I備處共開會32次,說明他們很忙,很重視軍校的創(chuàng)建。2月12日,孫中山在南北統(tǒng)一紀念日慶祝會上講話又強調(diào):辛亥革命之初,“其時諸君個個心理上均非常之熱,責任也非常之重,均愿犧牲性命,陶鑄共和,拋擲頭顱,推翻帝制。結(jié)果卒至七十二烈士可以亡廣州,繼而武漢起義,不旬日而各省響應,清帝退位,南北統(tǒng)一。當時成功,又如何是之易。乃南北已經(jīng)統(tǒng)一,中國因爭權(quán)利者幾年,互爭黨見者幾年,互爭地盤者又幾年,至于今日時局四分五裂,談起革命事業(yè)為后世詬病。抑何前后大相徑庭,至于此極?推原其故,在于當時人人只知革命應盡義務,勇往直前奮斗,故小小七十二烈士可以亡廣州。今日人人心理皆有發(fā)財升官思想,故極十余萬之大兵不能收復惠州。前后得失,瞭如燭照。此后諸君因革命奮斗,當犧牲權(quán)利,革去私心,時存國家觀念,改良政治,則民國前途之幸。”
由此可見,孫中山總結(jié)以前革命經(jīng)驗教訓,以及軍閥和地方武裝勢力等野心家為爭權(quán)奪利的私欲、私心使中國四分五裂的情況,終于形成建立一支為救國、救民、救世的革命軍隊所應具有的精神和擔負的歷史使命,便為黃埔軍校培養(yǎng)軍事、政治人才確立了目標,這是孫中山的重大貢獻,也為黃埔軍校的成功和名傳海內(nèi)外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