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河南十一烈士考辨
辛亥革命網(wǎng) 2024-08-19 09:21 來源:議政網(wǎng) 作者:張絳 查看:
辛亥革命已經(jīng)過去七十四年了。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武昌首義以后,全國各地紛紛奮起響應。在這場推翻清朝封建統(tǒng)治,結束我國兩千年君主制度的偉大革命運動中,地處中原,當時被稱為清朝政府的門戶、武昌革命軍北上通衢要道的河南,也經(jīng)歷了一場激烈復雜的嚴峻斗爭,河南革命軍總司令張鐘端等革命志士英勇地獻出了生命,在歷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輝一頁。
辛亥革命以后,河南作為袁世凱的故土,重遭復辟勢力的殘酷壓迫,接著連年軍閥混戰(zhàn),河南人民一直處于水深火熱之中。至于辛亥革命烈士的遺骨,也長期未能得到妥善的安置,直到三十年代初,經(jīng)過參加辛亥革命有關人士的呼吁,國民黨河南省政府才撥款修建了烈士墓。但年長日久,關于河南起義遇難烈士的傳聞眾說紛云,從就義的時間、地點,乃至烈士的人數(shù)和姓名,都有幾種不同的說法。本文試就有關材料初步進行一些考證,以期史學工作者和知情同志指教。
烈士血灑古城開封
辛亥革命在河南,大體上經(jīng)歷了四個階段,即同盟會成立到武昌首義前的言論時期;首次醞釀獨立時期(十月中旬至十二月);十二月二十二日的武裝起義;擁護共和不獨立的結局。
一九○五年,孫中山在日本創(chuàng)立同盟會時,河南即有曾昭文(可樓,光山人)、車鉞(翰如,直隸人客籍開封)、杜潛等人參加。以后河南留日學生中加入同盟會者日多,活動亦日益活躍。其間,先后創(chuàng)辦了《豫報》、《河南》等刊物,尤以《河南》雜志(張鐘端任總經(jīng)理、劉積學任總編輯)資產(chǎn)階級革命立場更為鮮明,魯迅、許壽裳等人都曾在該刊物上撰文,在國內外有很大影響。一九○八年,同盟會員杜潛歸抵開封,秘密發(fā)展會員三百余人,活動逐漸由宣傳輿論,轉入革命行動。
武昌起義后,開封同盟會積極響應,派劉純仁、劉炳閣分別聯(lián)絡政學界和巡警,吳淪州游說陸軍及陸軍小學,準備讓駐防開封的陸軍二十九協(xié)(旅)協(xié)統(tǒng)應龍翔(字從云、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yè),與黎元洪有姻親關系)任獨立后的河南都督。然應龍翔膽小怕事不參與此舉。于是,同盟會決定按東西南北四路,分頭聯(lián)絡“仁義會”、“紅槍會”等,待機舉行武裝起義。
一九一一年十一月前后,全國各地紛紛宣告獨立,唯獨清廷總理大臣袁世凱嚴密控制下的河南等北方幾個省分行動遲緩。經(jīng)過張鐘端等人的組織和多方聯(lián)絡,決定于辛亥農(nóng)歷十一月初三夜(十二月二十二日)在省城開封舉行武裝起義。是時,蘭考、朱仙鎮(zhèn)一帶“仁義會”農(nóng)民武裝正陸續(xù)抵達開封城郊。但由于起義機關被清朝密探張光順、江玉山混入偵破,當晚尚未及行動,而被捕四十二人,張鐘端、李干公等十一人慘遭酷刑之后,壯烈犧牲,起義遂告失敗。此時南北議和正在進行,清廷當局為掩蓋擅殺革命黨人的罪行,竟以“土匪”、“會黨”為借口進行搪塞。
張鐘端諸烈士就義一個月之后,在袁世凱與豫紳王錫彤(汲縣人)的勾結串通下,屠殺革命志士的河南巡撫齊耀琳竟于農(nóng)歷十二月十八日致電內閣,宣稱“近日疊接軍界文電,亦無不希望共和宣布,即使召集國會付之表決,大勢所趨,必多同意。耀琳支持危局,兩月于茲,雖幸挽獨立之風潮,而各界主張共和益形劇烈,官紳士庶異口同聲。(轉引自《辛亥革命》等七集),于是,河南掛起了“擁護共和不獨立的招牌。一些士紳都自鳴得意地說:“幸而吾輩適來,若再遲幾日,張鐘端之禍,不知又演幾次矣!”(引自《辛亥革命》資料王錫彤《辛亥紀事》)辛亥革命做為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不徹底性,河南就是一面鏡子。
三份烈士名單辨析
關于十二月二十日河南起義,在古城開封殉難的烈士姓名,目前,較常看到的有三種不同的烈士名單。
第一,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一書中,引錄鄒魯?shù)摹吨袊鴩顸h黨史稿》稱:“齊耀琳派員會審,張鐘端枷鎖瑯珰,備受慘刑。張因慷慨向問官言曰:“我添為河南革命軍總司令,不能驅逐滿虜,以報二百余年來漢人之宿仇,今反落于漢奸之手,我死固其宜也。愿爾等顧念漢族同胞,盡釋余人。”問官等不省。因將張鐘端、王天杰、李干公、張兆發(fā)、劉鳳樓、張得成、馮廣才、徐洪祿、王盤銘、徐振源,單朋晏等十一人處死。”
第二,張國淦編著的《辛亥革命史料》(龍門聯(lián)合書局出版)中,據(jù)河南撫署文案營務處總辦趙國深言:“……即夜防軍統(tǒng)領柴得貴捕獲四十余人,解營務處,鞫問得實,當搶斃張鐘端、王天杰、張兆發(fā)、劉鳳樓、張得成、馮廣材、徐洪祿、王盤銘、徐振泉、單朋晏等十人(內有刀會)。”
第三,開封南關《辛亥革命十一烈士之墓》碑文稱:“張鐘端……初五日晨與王天杰、張照發(fā)、劉鳳樓、單鵬彥、徐振泉、張得成就義西關;……李干公、王夢蘭、李鴻緒、崔德聚則于初四日被捕,越日從容就義南關,所謂十一烈士也。”
這三份烈士名單,我們經(jīng)過初步考證,都存在著不準確或自相矛盾的地方。
首先,鄒魯所著影響較大。然而,我們發(fā)現(xiàn)他所記的河南十一烈士中的王盤銘,根本沒有被殺,民國元年還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