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教授楊華:中國傳統(tǒng)禮儀文化中的祭祖與孝道(3)
辛亥革命網(wǎng) 2022-04-01 09:31 來源:澎湃新聞 作者:于淑娟 查看:
澎湃新聞:祭祖?zhèn)鹘y(tǒng)與古人的生死觀念直接相關(guān)。古人在喪葬禮儀上既講“事死如事生”,又講陰陽兩隔、生死有別??煞裾埬归_談談這里的“如”與“別”?
楊華:確實如你所說,這看起來好像很矛盾。“事死如事生”容易理解,對此有好多禮制規(guī)定。例如,居喪期間孝子不能從東階(阼階)上下,因為父親活著的時候是一家之主,他是從東階(阼階)上下的,于是自己只好由西階上下。又如,一個人平時出差遠行,要舉行告別之禮,叫做“祖道”。那么他死后下葬時,也要把棺柩抬到宗廟,舉行“朝祖”之禮,即舉行一場死者的告別遠行儀式,《朱子家禮》說:“此禮蓋象平生將出,必辭尊者也。”又如,父親平時活著的時候,孝子“出必告,反必面”。那么父親死了,對待他也要“出必告廟,反必告至”。祖先雖然不能活著聽你匯報了,但在宗廟里作為神在聽你匯報。這就是所謂“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整個祭祀禮儀中,都假定被祭祀的祖先會前來享祭,并與我們同在。從齋戒、殺牲、迎神、獻神(獻食、獻酒)、送神等一系列過程來看,每一步驟都是要做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然而,古人又特別講究生死之別。例如,“死者北首,生者南鄉(xiāng)”,活人平躺時與死人頭向相反。又如,古人平時席地而坐(實即是跪),為了舒適不倦,需要一個擱放手臂和倚靠身體的“幾”,類似于窄而長的小板凳。為客人布席時也要設幾,安放鬼神時也要設幾布席。禮制規(guī)定,“設神幾皆在右,為生人皆左幾”,生者與死者設幾的位置要完全相反。又如,平時行拜禮時,吉拜以左手在上,而喪拜則以右手在上。諸如此類,還有很多。總之,生與死禮儀相反。古人無法講清為什么,一概以陰陽相別來解釋。例如,清代趙翼就認為,“生人陽,故尚左;鬼神陰,故尚右”。
我認為,這與中國人對待死者的觀念有關(guān),反映了古人對于鬼神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他們希望得到祖先的福佑,對之極盡虔誠恭敬之能事,另一方面,又擔心祖先化作鬼神之后返回陽間作祟,給我們造成麻煩乃至災難。中國古代有一種埋入墳墓的文獻,叫做“買地券”。券文中經(jīng)常會寫“死生異處,不得相防”、“生人屬西長安,死人屬東泰山”、“千秋萬歲,莫來相索”之類的句子,意思是說,憑著丹書鐵券為證,人死之后陰陽兩隔,死者不得再返回陽間來叨擾生者、追索債務。我曾經(jīng)指出,這個傳統(tǒng)可以追溯到先秦。除了《左傳》等傳世文獻之外,云夢秦簡《日書》中有“某某為眚”的禱辭,其巫術(shù)就是占卜出誰在作祟而導致你生病,例如“外鬼父世為眚”、“母世外死為眚”、“王父譴牲為眚”、“外鬼父世見而欲,巫為眚”??准移聺h簡中也有“患大父”、“患高姑姊妹”之類的句子,也是說他的某個親戚讓自己生病了。戰(zhàn)國包山楚簡也是如此,通過占卜發(fā)現(xiàn),墓主的四代親祖在“為祟”,令墓主致病或升遷受挫,于是對之采取克制巫術(shù)。而東漢時期的簡牘材料《序?qū)幎\券》中,也有“天公所對,生人不負債,死人毋謫,券書明白”的句子,后來道教吸收了這種巫術(shù)??傊袊糯淖嫦裙砩?,向來具有兩面性,一是佑人以福,一是罰人以禍。
正是基于以上認識,所以才有了對待生者與對待死者截然相反的做法。《儀禮》說,為死者下葬準備的器物,叫做“明器”(冥器),實即“鬼器”。這些鬼器的特點是:“竹不成用,瓦不成味,木不成斫,琴瑟張而不平,竽笙備而不和,有鐘磬而無簨虡。其曰明器,神明之也”。下葬時,竹器編成而無邊緣,陶器做成而無光澤,木器做成而不加雕鑿,琴瑟做成卻不能彈撥,竽笙做成卻不能吹奏,陪葬鐘磬卻不給它做懸掛的架子。這些明器的目的在于把死者當作神來看,神是我們活人所不能捉摸的。正如鄭玄所說,“言神明者,異于生器”。明器的根本特征,是與生人所用之器不同。漢代人把死亡稱為“物故”,其解釋非常直接:“物,無也;故,事也。言死者無復所能于事也。”這個人不會再使用這些器物了,這就叫做死亡?!抖Y記·檀弓》說,孝子對待死者的態(tài)度非常矛盾:如果完全認為他毫無知覺,那是不仁的(“之死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為也”);如果認為死去的親人確實還有知覺,那也是不智的(“之死而致生之,不知而不可為也”)。這兩種態(tài)度都有問題,于是采取折衷的辦法,埋葬時所做的明器,既能成形,但又不能真正使用。在商周考古中,常常見到“碎器葬”禮俗,即把兵器、食禮、樂器故意打碎了埋進墓中,就是這種心態(tài)的反映,后代喪葬還在沿用這種習俗。尤其是折彎、打碎兵器后再隨葬,恐怕就是擔心他重返人間持兵為害。
所以,自古以來中國人對于祖先神就懷著矛盾心態(tài)。既戒慎恐懼,戰(zhàn)戰(zhàn)兢兢,虔誠潔凈地進行祭祀;同時,又采取各種方法,讓死者的器物、神位、方向與現(xiàn)實中的我們截然相反,以免他會重返人間“相索”“相防”,加害于我們?;蛟S,這正是祖先崇拜的寶貴所在,它令我們有敬畏感和上進心,讓子孫們努力為善去惡,成就功業(yè)。
澎湃新聞:如您所說,庶民之禮只是后來才被納入到國家視野之中的。以今天來說,一些有點年紀的人對于殯葬的門道可能也是知之甚少,轉(zhuǎn)而由專業(yè)人士去操辦。傳統(tǒng)時代禮儀從制度到日常是如何落地的?
楊華:中國古代禮制是為上層社會設計的生活方式和行為規(guī)則,在先秦到宋代它都服務于皇室和貴族,平民之禮基本不受重視。宋代以后,才有所謂“通禮”,即把庶民之禮也納入國家制度的視野。在平民社會中推行禮儀,這得歸功于司馬光、張載、朱熹等人。他們讓下層平民也學會貴族的生活樣式,這算是禮制的“下移”;他們讓全社會不再像魏晉隋唐時期那樣,按照佛教的節(jié)奏過日子,這算是本土儒家禮制的“回歸”。為此,他們制作了很多儒家禮儀的簡本,以向社會推廣。其中最流行的當然是《朱子家禮》了,它影響了最近八百年中國人的日常生活。
按照先秦《儀禮》,喪葬禮儀包含了幾十道環(huán)節(jié)。根據(jù)其簡化版《朱子家禮》,大致可以分作以下三個階段:(1)臨終和始死。包括死于嫡室(正寢)、舉行復禮(招魂)、初步處理尸體、始死上奠(供品)、訃(赴)告、為銘(懸幡寫“某氏某之柩”)、浴尸、飯含。(2)殮尸和成服。死亡第二天小殮(在室中為死者穿衣),第三天大殮(在堂上將尸體入棺,填充棺材),成服(按五服關(guān)系分別穿喪服),各入喪位居喪。(3)入葬和葬后。擇日、穿壙(挖墓)、朝祖(告別祖廟)、遣奠、發(fā)引(柩車出發(fā))、下棺、下墓志、題主(題寫神主牌位)、反哭(回家在神主牌位前哭祭)、虞祭(安魂祭)、卒哭(喪禮結(jié)束,轉(zhuǎn)為祭禮即吉禮)、班祔(死者牌位按順序歸入祖先神位行列)、小祥(周年祭,第十三個月)、大祥(二年祭,第二十五個月)、禫祭(第二十七月)。影視劇中體現(xiàn)的復禮(招魂)
影視劇中體現(xiàn)的復禮(招魂)
以上程序,大致保留了《儀禮·士喪禮》的程序。今天看來相當繁瑣,但實際上它對上古貴族的喪葬儀式已經(jīng)進行了極大的精減和簡化。例如,《士喪禮》規(guī)定小斂衣裳19套,大殮衣裳30套,另加明衣1套、襲衣3套,共53套裹在或蓋在尸體上,而《朱子家禮》取消了這些規(guī)定。上古的“殯”與“葬”是兩個程序:大殮后在家中“殯”,即把棺柩放入西階上挖的淺坑,涂上泥巴,象征性地埋一段時間(士三月);到葬日,再啟出來,朝祖然后埋葬,是謂“葬”。但朱熹的《家禮》中取消了殯這個環(huán)節(jié):“今或漆棺未干,又南方土多螻蟻,不可塗殯,故從其便。” 《朱子家禮》關(guān)于喪葬的規(guī)定,非常細致。小到棺材和神主的尺寸、墓室的大小、防蟲防水的措施、告神和墓石的文字,等等,均一一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