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張機·悼秋瑾
辛亥革命網(wǎng) 2017-06-23 13:54 來源:辛亥革命網(wǎng) 作者:劉平貴 查看:
一張機,往事如煙歲月馳,辛亥百年夢依稀。鑒湖女俠,喋血軒亭,英風(fēng)感天地。
二張機,君本紹興書香女,少小立就木蘭志。才貌俱佳,文武雙全,女中豪杰兮。
三張機,憂民憂國明大義,追隨中山求真理。推翻帝制,共和民主,強國夢可期。
四張機,籌謀皖浙同舉事,光復(fù)華夏志可許。安慶失利,盟友遇難,警信紛傳至。
五張機,部眾力勸避難去,瑾稱危難豈可離。革命流血,我今愿始,舍生取大義。
六張機,公堂拒供申大義,鐵骨錚錚驚官吏。承審李公,難掩汗顏,丹心照天地。
七張機,視死如歸將就義,刑前且囑身后事。維我尊嚴(yán),不得示眾,刑后不脫衣。
八張機,秋君死難國人知,輿情憤激怒難止。革命烽火,愈燒愈旺,功成武昌義。
九張機,千古絕唱天下知,祖母贊嘆秋俠女,大家風(fēng)范,外剛內(nèi)柔,憐兒亦悲啼。
釋義:歲月飛馳,往事如煙,人們對于百年前的辛亥革命已別夢依稀,印象模糊。我對辛亥革命,尤其是秋瑾烈士念念不忘。那女俠風(fēng)骨、颯爽英姿,那喋血軒亭、從容就義情境,可謂感天動地。秋瑾出身于紹興書香門第,祖上世代官宦,自幼習(xí)文練武,性豪俠,喜男裝,常以花木蘭、秦良玉自瑜,素有報國情懷,參加光復(fù)會,乃女中豪杰。晚清末期,朝廷腐敗,社會黑暗,民不聊生,秋瑾憂民憂國,遂東渡日本留學(xué),加入同盟會,追隨孫中山先生尋求救國真理,矢志反清,建立民主共和國體,實現(xiàn)強國之夢。歸國后,與徐錫麟等人籌謀皖浙起義,成立光復(fù)軍,志在光復(fù)華夏。后因徐錫麟安慶起義失敗犧牲,警信紛傳。盟友王金發(fā)等人勸秋瑾避難,瑾稱危難之際她不能離開,革命難免流血,愿從她始。清軍圍捕大通學(xué)堂,在寡不敵眾的情勢下,為掩護戰(zhàn)友撤退,她騎馬奔出,大呼“秋瑾在此”以吸引官兵,使大部分戰(zhàn)友脫險,終力盡被捕。在公堂審問時拒絕招供,大義凜然,申明革命大義,鐵骨錚錚,驚恐官吏。在場承審的山陰﹙今紹興﹚知縣李鐘岳敬仰秋瑾,懷同情之心,官卑職小,上有巡撫手諭、知府嚴(yán)命,實無力救護,面露汗顏,可謂丹心照天地。秋瑾視死如歸,臨刑前囑身后事三件,一是寫家書訣別,二是刑后不得將首級示眾,三是刑后不得脫衣露體﹙清刑律陋規(guī),女犯斬首后扒掉上衣露體示辱﹚。知縣李公心中有愧,遂勉力維護,答允辦到后兩條,秋瑾遂從容就義﹙據(jù)說,秋瑾就義后不久,知縣李鐘岳掛冠憤然而去,可見此公尚有良知﹚。秋瑾死難消息傳開后,舉國輿論憤激,反清革命烽火愈燒愈旺,時隔不久,1911年武昌起義成功,終于推翻了清朝封建統(tǒng)治。秋瑾在牢獄中奮筆疾書“秋風(fēng)秋雨愁煞人”詩句傳出后,膾炙人口,成千古絕唱。祖母贊嘆秋瑾美麗端莊,有剛烈的一面,也有溫柔的一面,她來過我們家﹙巢湖劉家老屋,為籌措大通學(xué)堂經(jīng)費而來,祖父為此賣掉了東炮營一塊田地﹚,曾下廚幫祖母作菜,談家常說到膝下兒女時,她憐兒幼小禁不住流出傷心的眼淚,這是母愛的體現(xiàn)。坊間有傳聞,秋瑾夫家曾有人說她不顧家庭,從日本歸國后,在夫家取二千兩銀籌辦大通學(xué)堂,與家人訣別,聲明脫離家庭關(guān)系,此舉實為掩人耳目,恐株連家庭,這更是一種賢者、智者才有的大愛。秋瑾啊秋瑾,您牽動了億萬人的心,人們敬您、愛您。您鐵骨錚錚,文韜武略,令人仰慕。您是中華優(yōu)秀兒女的典范,是國之精英,中華民族為擁有您而驕傲,更為失去您而痛心。您將名垂青史,您的革命精神將萬古永存!祈愿烈士英靈安息。
注:作者劉平貴,安徽巢湖人,辛亥革命后裔,中共黨員,退休干部,曾任陜西省水文局副局長、高級工程師。